“人可以不写诗,不作诗,但是不能够没有真诚无伪的诗心。”
古诗心,不只属于古人。
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和吴梅村,不容于时代的他们,为什么分外能打动这个时代的我们?
我们如何阅读看似艰涩的古诗?古诗又能回馈给我们什么?
新一期的咏读计划里,咏梅与《九诗心》的作者黄晓丹展开了一场诗意的对谈,她们从书本身谈起,穿越时间的屏障,勾连不同时代的艺术与现实,深入探讨古诗心、新语言,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真实困境与美好瞬间。
🎧
01
诗词让人的心灵不死
咏梅: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怀有那种对古典诗词的畏难心理的。但是当我真正打开读的时候,我便被它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它很友好,很适合非专业的读者阅读。
展开剩余89%晓丹老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想要写这本书?
黄晓丹: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感到,古典文学让现代人觉得这么困难是不对的。因为这些古代的诗人, 杜甫啊,陶渊明啊,他们在写诗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我写这个作品,是为了给以后的专家与学者看的。他们觉得,我写这个作品,是为了表达我在我的时代中间、我的生命中间遇到的独特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一些普遍的问题 。真正在历史上能够流传下来的那些作品,其实正是表达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样的一些作品,到了现代, 却难以阅读,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们从文言文的时代转到了白话文的时代,但还有一个原因是,现代的学术体系变得特别专门化:人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觉得某本书我是写给谁看的,我是写给一个大奖的评委看的,我是写给一个基金的负责人看的,所以我写的时候不会去考虑如何让其他专业的人能够看懂。但是其他专业的人都更差吗?完完全全不是这样。我觉得,想要读懂古典的、经典的诗歌,人最需要的素质其实是两个:一个,是他的敏感性;还有一个,是他的人生阅历。
咏梅老师,你在拥有你个人的人生阅历之外,还在影视中去琢磨了许多角色的人生—— 你拥有丰富的视角和眼光,可以进入到这些诗人生命的内部。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预期的读者的样子。
咏梅: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有很多共情的地方,我也很庆幸,在这个年龄,能看到这本书。
我在这本书中,还读到了一种非常清晰、笃定的力量,具有深刻的现实感和当下性。我还想问问,“九诗心”这个书名是怎么来的?
黄晓丹:这本书写完了之后,我就想,怎么样能够让书名易于记忆,足够厚重但又足够简洁。有一天,我头脑间忽然浮现出一个完整的词,就是“九诗心”。我瞬间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名字。
“诗心”这个词我之前常常听。我跟叶嘉莹老师读博士,叶老师很喜欢说“诗心”。她说, 古典诗词可以让人的心灵不死。还有我的老师的老师顾随先生,他也很喜欢说诗心这个词。他会说, 人可以不写诗,不作诗,但是不能够没有真诚无伪的诗心。
所以最后就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
咏梅:这本书里写了九个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和吴梅村。 为什么是他们九个呢?
黄晓丹:我在写书的时候,其实是在疫情中间,那个时候的人的心情跟现在的不一样。很多的人都第一次开始思考,不仅仅开始思考一生要做什么事情的问题,而且还发现, 原来我这个人是置身在一个时代中间的,原来我的想法和行为,可能会受到我所在的时代的推动或限制。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诗人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
当然,有很多的诗人可以选,比如说,我之前在读李商隐,但是李商隐是一个和他的时代的关系不那么密切的诗人,从他的诗中看不出太多时代的因素。我便转向注意那些个人命运和他的时代之间发生了重要的冲突的这些诗人。
他们在与时代肉搏之间股莘配资,产生了思考,形成了诗歌。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力量。
《屈原》
02
语言需要不停地变化
咏梅:你书中的诗人也能够帮助我去稳定自己,他们身上、他们的诗中有许多我可以借鉴的东西,让我感到稳固。这本书里,是有这样一种确定性的。
还有就是语言的优美。这是你的专业,你做得如此出色——太好读了,太优美了,能够让人真的是一口气读下去。你在写到欧阳修时,有讲到 语言的力量、语言创新的意义。我特别想听你讲讲这一部分的内容。
黄晓丹:文学甚至哲学特别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和存在的关系。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常常认为好的文学有一个标准,就是好词好句,语言优美。什么叫做语言优美?似乎把所有的优美放在一个平面上,我们达到了某一个标准,就叫做语言优美。
但是这和我们的现实经验是相悖的。在现实间,会有一些语言,按理说应该是优美的,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陈词滥调,看了之后不会产生任何愉悦的感受,甚至会觉得,好像一旦看到这样的语言,我的头脑就自然关上了一扇窗,也不想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
所以, 语言是需要不停地去变化的,让它变得更加新鲜,能够打动人,能够去把握新的现实。文学史是没有尽头的。不是说历史上有了李白、杜甫这样的文学家后,文学史就可以结束了。没有人会说自己超越了李白、杜甫和苏轼。但是为什么李白、杜甫、苏轼之后还需要有新的作家呢?为什么需要有余华、莫言呢?因为, 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李白用他的语言没有办法写,杜甫用他的语言没有办法写,苏东坡用他的语言也没有办法写。
假设李白可以穿越到现在来,他可以用《蜀道难》式的语言把疫情时候的现实很清楚地写出来吗?可以。但是,既然李白是一个天才,他的天才应该表现为,他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他会更新他的语言,找到一种比现代作家能更好地表现我们的现实的语言。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李白就不用穿越了,因为我们现在的作家可以做到这一点,或者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做到这一点。
世世代代的人都会碰到新的现实问题。但是在没有被艺术家呈现出来之前,身处这种新现实中的人,他对于整个现实的理解都是模模糊糊的。 只有当艺术家把它表达出来之后,当事人才会意识到,啊,原来我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原来我遇到的是这样的问题,原来我的体验是这样的。
咏梅老师肯定有类似的感受,您演的是很多人的生活。生活的当事人,会有一种迷茫感:我处于故事中间,我知道我人生的来龙去脉,可是我的体验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表演可以去把握这样的感受。
咏梅:对,我非常有感受。去年上映的《出走的决心》,李红的原型人物是苏敏阿姨。宣传期的时候,有很多媒体采访苏敏阿姨,问她,你的女性意识是怎么觉醒的呀?她就觉得,你说的女性主义也好,主体性的觉醒也好,我其实也不是特别明白,我就是活不下去了,我太压抑了。但是,我去演李红这个人物的时候,其实是带着觉醒的念头的。
我和她在一个面对面的采访时,我问她这个问题,她还是说,对啊,我不喜欢他们给我加这些符号。但我跟她解释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后,她说,哦,是这样。我说,不是说他们要给你强加,只不过他们其实不太懂得你是怎样的,你的力量其实是一个主体性的力量。她才明白。
所以我觉得文学创作包括我们的影视创作,其实都像你在书中说的一句话: “一代代文学家革新文风,就有社会更新的意义。”我很认同这个。
《出走的决心》
03诗心略大于一个宇宙
咏梅:晓丹老师,你希望《九诗心》最终在读者的心中播下一个怎样的种子呢?
黄晓丹:我想讲一些特别细微的东西。我前两天看到一首杜甫不出名的诗,《见萤火》,是杜甫五十六岁的时候在夔州江边上写的,我特别想与您分享这首诗: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杜甫说,一个巫山的秋天的夜晚,他坐在江边。他老了后,既不能回到故乡,又没有事情做,就看着萤火虫飞舞。杜甫坐在房间里面,和江水隔着一个帘子,萤火虫不知道怎么,就飞进了帘子里,这叫做“帘疏巧入”。
“巧入”了之后,它就落在他的衣服上,这个时候,他就发现,哇,秋天真的到来了。因为秋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在白天还穿着夏天的衣服,晚上就觉得有点冷了。古代的房间很暗,萤火虫飞过,他便看到了琴和书。然后,萤火虫飞走了,他的目光就跟着萤火虫,看到它飞出了房间,飞入了星空。杜甫就注意到,原来今夜的星空中,星星这么少,“复乱檐边星宿稀”,银河近到好像就在他的门边一样。
萤火虫飞入天空之后,他没有办法分清楚哪个是星星,哪个是萤火虫。一会儿,他看见萤火虫开始绕着井床,慢慢地飞。井水的水面大概很高,萤火虫飞到水面之上时,就出现两种光,变为两只萤火虫,这便是“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再过了一会儿,萤火虫又飞到了夜晚盛开的一朵花上,然后飞到了花蕊的中间。萤火虫停在那里,杜甫便看到花蕊的闪光。因为花瓣还是暗的,花蕊的光就显得特别明显,就好像舞台的中心一样。
最后杜甫写,“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他说:现在我在沧江之畔,我这个观察者是一个白发的人,经历了安史之乱,离开了家乡,又如此衰老,带着这样的悲愁。我现在只有一个朋友,就是你。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是依然在这个地方和你在一起呢?还是有机会回到我洛阳的家乡呢?
这样不著名的一首诗,我读它的时候,却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傍晚是如此的清晰美好。 杜甫度过的这一个夜晚,距离今天已经一千多年了,却比我往前数一百天度过的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更清楚。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前数一百天的每一个傍晚是怎么度过的,但我知道杜甫这个傍晚是怎么度过的。
他描述的一个个瞬间,似乎是我自己真实地、扎扎实实地度过的。
这就是诗歌的了不起的魅力。它可以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填充更多生命的内容。而这个生命的内容同样是真实的。 生活场景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是亘古不变的,我们永远处于其中。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 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你就会 真切地获得那一刻的美好、真实和满足。
有时候,我们花很多的钱飞到类似马尔代夫的一个地方,想要用货币来购买真实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但是现实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可能跟人吵架啦,可能订单卡住啦,可能天气不好啦,等等。 但是你读杜甫这一首诗的时候,那样一个夜晚就确定无疑地属于你。
诗的入口,一旦你进去了,并能很安稳地待在里面去感受它的话,你所获得的回馈,就是宇宙般的感觉。
《明亮的星》
📚
【相关书籍】
九位诗人,九堂文学启明课
时局混沌、人生不再安稳时
他们稳定自己的九种“活法”
细腻文笔,女性视角,看见诗人的“另一面”
叶嘉莹、钱理群重磅推荐
🎁股莘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尚红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